甘肅秦文化博物館坐落于甘肅省隴南市禮縣城關鎮東新南路開發區秦人廣場,總占地面積約43864.7㎡,總建筑面積為20533㎡。其中博物館主體建筑面積8350㎡,包括展廳、會議室、庫房、學術廳等??偼顿Y框算為3690萬元。由西北市政設計院完成了可研。甘肅省建筑設計院在充分吸取北京大學文博院、陜西古建設計院設計規劃的基礎上完成了規劃設計,建筑特色體現了古樸、雄渾的先秦建筑風格。
發展歷史
甘肅秦文化博物館項目建設共投入資金5960萬元,為仿古式主體三層建筑,面積8350平方米,布展面積3661平方米,現館藏文物5000余件,國家一級文物近150件 ,古籍資料10000余冊。是集陳列展示、文物收藏、學術研究、文化旅游為一體的博物館。二樓主要展示禮縣秦早期文化文物;三樓主要展示禮縣歷史、民俗及翰林遺珍書畫等。甘肅秦文化博物館已被甘肅省委宣傳部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將免費向社會開放
建筑布局
禮縣博物館建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建筑面積900㎡,館藏文物500余件,其中三級以上珍貴文物400余件。由于博物館面積狹小,庫房與展廳雜于一體,安全設施簡陋,“5.12”地震使22件珍貴文物受損,造成的損失難以估量。為了更好地保護獨具特色的我縣秦早期文物,促進秦文化的系統研究和全面發展,提高甘肅省在中國史學界的知名度,建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促進地方旅游業發展,在征求國內文物部門和有關專家學者意見的基礎上,我縣計劃修建集陳列、展示、收藏、學術研究等為一體的綜合性秦文化博物館。
秦文化博物館選址在我縣東新南路開發區,包括主體建筑和先秦文化廣場兩部分,項目占地面積43864.7㎡,其中博物館面積8350㎡,總投資概算3690.78萬元,由甘肅省建筑設計院在充分吸取陜西古建設計院和北京大學文博學院設計規劃的基礎上,完成了博物館的規劃設計。博物館坐西向東充分體現厚重雄宏的秦漢建筑風格。
“禮縣是秦人的發祥地和搖籃”,已成為史學界的共識,禮縣西漢水流域豐富的史前文化遺址及出土的大量珍貴文物為研究大秦帝國建國的初創史提供了極其寶貴的資料。2004年國家文物局等五單位開展的早期秦文化調查發掘項目是繼中國夏、商斷代考古工程后的又一個重大考古項目。為了更好地保護、利用獨具特色的禮縣秦早期文物,促進秦文化的系統研究和全面發展,使秦文化走向世界,同時,提高甘肅省在中國史學界的知名度,建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促進地方旅游業的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在征求國內文物部門和有關專家學者意見的基礎上,縣上計劃修建集陳列展示、文物收藏、學術研究為一體的“甘肅秦文化博物館”
館藏文物
禮縣大堡子山出土高41厘米、口徑40厘米。折沿,平唇,雙立耳。斂口,垂腹,平底,三蹄足??谘叵嘛椧恢芨`曲紋,腹部飾三周垂鱗紋,頸部與腹部間以兩道凸弦紋相隔。器腹內鏨刻“秦公作鑄用鼎”銘文。它是迄今所知時代最早、器主身份明確的秦國青銅器。值得一說的是,它也是上世紀90年代公安機關從盜墓者手中繳獲回來的一件文物,位列甘肅省博物館“十大珍品”。
作用價值
甘肅秦文化博物館作為禮縣的一張特色文化“金名片”,要充分借鑒國內外優秀博物館的先進經驗,堅持科學、創新、特色、一流的標準,進一步建立健全最嚴格的文物保護制度,強化精細管理,創新運行機制,完善服務功能,確保館藏文物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傳承和發揚,全面展現禮縣的歷史厚重感和縱深感,努力把甘肅秦文化博物館打造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展示和傳承禮縣特色文化的重要窗口、開展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展現禮縣文化城市魅力的重要舞臺、促進文化事業發展的重要陣地,為推動禮縣經濟社會跨越式科學發展和文化事業大繁榮大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